查看原文
其他

“宋亡之后无华夏,明亡之后无中国”?

2016-08-25 李奉先 李奉先文史工作室

 宋亡之后无华夏,明亡之后无中国”?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李奉先 原创

昔日寒山问拾得曰:世间有人谤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轻我、贱我、恶我、骗我、如何处治乎?

拾得曰:只是忍他、让他、由他、避他、耐他、敬他、不要理他,再待几年你且看他。

恕笔者直言,真弄不清楚当代国人为何会对拾得观点肯定有加,窃以为拾得之论明说无为而治,实则自欺欺人,恍若诸多“问题留给后人解决”云云。

再譬如一串串汉奸论调,又开始大行其道了。如:与日本政府不可硬碰,对越南晓之以理,对印度谦恭容让,对美国“再待几年你且看他”!

还有,谈及蒙古、后金进攻中原,则以我“大汉同化异域”而自喜言表!

近来网上喜欢流传一句“宋亡之后无华夏,明亡之后无中国”,还有一句“崖山之后,已无中国”,很多人对此发表过感慨。有人说:“其实这话是日本人说的,是当年为侵略中国营造的舆论宣传而已,拿它当真就比较呵呵了。

但笔者以为,从某个程度来说,“崖山之后已无中国”有一点道理——不是说中华文明真的断裂了,而是宋之后的中国,确实已是另一个中国,一个与汉唐时期完全不同的中国,而我们今天继承的中华文明,基本来自宋之后的这些。

宋以前的中国是很有血性和义气的,樊於期为一句话就可以割下头颅赠人,尾生为了遵守跟人的约定抱柱而死——这都不仅仅是先古时代的传说,唐朝时候的文人都有武功,像李白“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”,像王昌龄,“仗剑行千里,微躯敢一言”……唐朝的风气是“及第不必读书,做官何须事业”,汉朝像班超带十几个兄弟拿下一个国家的事情史不绝书。人的精气神和独立性,都和后世有着极大的不同。

汉唐的社会风气也比后代开放很多,直到北宋时期仍沿袭着同样的观念,宋真宗的刘皇后嫁他之前是别人的老婆,宋哲宗的妈有过三任丈夫,社会不仅没对她们有过半点歧视,哲宗还给三个父亲都追封了谥号。

改变这一切的就是宋,或者说得更精确一点的话,是偏安一隅的南宋宋朝从开国起就崇文抑武,这种风气自唯一的武将出身的皇帝太祖死后就更明显了。从官僚等级上,文科科举进士授职正八品,三四年一升迁,武将科举优等授职正九品,七年才一升迁。边防大事不到万不得已都不派武官而派文臣,相当于军委主席的枢密使一职也多由文臣担当;从社会心理上,宋朝儿童启蒙读物《神童诗》,第一句就是“天子重英豪,文章教尔曹,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”,民间流行的俗语则是“做人莫从军,做铁莫做针”;从风气上,武将再优秀、再努力也受鄙视,狄青为北宋立下赫赫战功,却在朝堂上不断受诽谤,年纪轻轻郁郁而死,杨继业对国家忠心耿耿,却被一个太监逼死,至于岳飞就更不用说了……汉唐时期从军报国、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就这样成了过去,到明清,这种风气更向极端化发展,学点武艺变成了不务正业,连亲妈都会揍他。生生把一个民族从尚武变成了被人嘲笑的“东亚病夫”!

回头再看“崖山海战”之后。《宋史》记载,崖山海战,十万民众随宋末帝投海自尽。 南宋鼎盛时,全国总人口八千余万、迫近一亿大关。在被蒙古人进来时,这个庞大族群在被描述为任人切剁的“土豆”,全国各处都有张弘范等汉奸带路党

而另一方面,在这场东方历史“华夷之变”中,中国的一些“东洋邻国”却未被“殃及鱼池”,甚至有着不俗的表现。 13世纪下半叶,蒙古大军在平定中国之后,对日本发动过两次征服战役。 第一次交战是在公元1274年。进攻日本的蒙古远征军共两万五千人,面对第一次“蒙古远征军来袭”,日本举国参战,武士和民兵都投入战争中,惨烈的战斗进行了二十多天。擅长骑射的蒙古兵在擅长肉搏战的日本人面前遭到重创, 顽强的日本民兵成功地阻止了蒙古军的推进。由武士组成的日本重骑兵队尤为英勇,他们在弓箭手的支援下冒着箭雨列阵冲击敌人,与敌军贴身近战,使蒙古人的弓箭优势失效。蒙古军折损大半后无力继续守住阵地,只得上船撤退。在返回朝鲜的路上,蒙古的舰队遭风暴袭击。

两次伐日皆北,蒙古人在东洋第一次遇到了勇气不逊于自己的对手。遭到13世纪世界最强大的军团侵袭,但日本却没有像宋中国那样一败涂地,而是最终击溃了侵略者。除了地理优势外,同仇敌忾不出叛将、全民皆兵铁血抗敌也是要因之一。            

相似的情况在越南也曾呈现。

在征服欧亚大陆过程中,蒙古军三度征伐安南,1258年初元朝大将兀良哈台一度攻陷安南都城升龙(河内),1285年脱欢再占升龙。但是,越南人在陈朝宗室、“兴道大王”陈国峻的带领下,奋起反抗,他们人人手臂上刺着“杀鞑”二字,夺回升龙。随即全境反攻,杀退来犯之敌。

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,中国大陆和莫斯科公国都被蒙古帝国吞并。然而,所向披靡的蒙古大军却在小小越南吃了败仗。忽必烈死后,蒙古大军再也没敢侵略安南。

同一地域,相近文化,却没有促成完全一样的抗战结果,这是为什么?

在古代,越南比日本与中国的关系还要近——或为中国的藩属国,或为中国一部分。两国的文化有不少大同小异之处,越南的主体文化也受到儒家文化的深深影响。然而,同一地域,相近文化,却没有促成完全一样的民风。纵观历史上两国民间的表现,越南、日本民风明显比中国彪悍。

众所周知,推崇“尚德抑武”的儒家文化是偏软的。而虽然受到两千年儒家文化影响,但日本、越南仍然长期保有“强悍、尚武、富有反抗精神”的民族传统。那么,这种民风传统是怎么形成和保留的?

这就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独存的文化背景有关。从生存环境而言,日本和越南虽然不是“草原部落”,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,为生存厮杀争斗激烈程度不亚于草原部落。

由于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战争频繁,内外纷争不断,这些国家的历史烽烟不断,几乎就是一部充满战争的历史,也因此造就不少名垂青史的战斗英雄。对于历史上勇猛善战的英雄人物,他们特别崇敬。由此形成了特有的“武士文化”、“战斗文化”。

譬如抗蒙“兴道大王”陈国峻,就被誉为民族英雄,越南南北处处有“兴道大王”庙宇祭祀,香火千百年来不断。越南人对英雄人物的顶礼膜拜以及英雄文化的传统氛围,由此可见一斑。

现代越南历史学家曾说:“越南民族的传统,历来是全民皆兵。在田里干活的农民,一旦需要扛起枪就能上战场进行战斗。”生活中,他们是知礼谦和的普通百姓,而在战场上,他们绝对是可怕而难缠的斗士。

回顾这段历史,之所以在偏软的“儒家文化圈”中,日本、越南的民族精神没有被“软化”、得以保持“彪悍民风”,一是因为“儒家文化”对他们上层影响大,对底层民间影响小。二是因为整个国家形势所迫、“实用主义”大过“中土主义”。独特的地势加铁血的武士英雄文化,使得日本、越南等国在蒙古大军铁骑下,得以“独善其身”。所以,他们愈加崇尚武士文化英雄文化,以“彪悍、善战”民风为荣,直至成为恶劣生存环境下的生存本能……  

程朱理学在他们提出的宋朝并没有影响到普通百姓,他们的影响到明清时才逐渐深入到社会的每个单元。“饿死事小失节事大”、“存天理灭人欲”之类的说法慢慢成为教条,尊卑有序成为普遍标准,本来个性张扬的民族被框进了“礼法”的窄条当中,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,不仅害己还积极害人。宋朝本来是个“妇女多能诗”的社会,到了明朝就开始尊奉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。而“一仆不侍二主一女不嫁二夫”这类观念,又把人彻底奴化,知识分子慢慢就成了一姓家奴,还以此为荣。宋以前没有多少人会为了某个朝代的灭亡而死,宋以后,每个朝代都有大批人自杀殉国。这一点,不知道算是好事还是坏事。

宋亡之后无华夏,明亡之后无中国”,其理亦然!

楚国农夫,网络时评人,世界历史文化专栏作家,文史学者。原名李德军。知名历史博主。代表作《大唐高祖》《爱的祭奠》《正评毛泽东》《亚洲风云》《秦汉简史》等,文章散见于国内外多家报刊.本博文凤凰首发,版权所有。笔者接受小说及电影评论约稿,各大编辑约稿,图书出版,请联系Email:lifengxian009@163.com,QQ:513563052;微信公众号:lfx1215ifeng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